形式主义会带来什么后果?

栏目分类
你的位置:.comsina体育 > 新闻动态 > 形式主义会带来什么后果?
形式主义会带来什么后果?
发布日期:2025-05-22 10:27    点击次数:114

又见中央关于整治形式主义问题的通报,日前,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会同中央纪委办公厅对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进行了通报。

整治形式主义问题是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关注的问题,事关长远发展大局。虽然从中央到各个省市区都相应成立了各种“减负办”,但从通报案例和现实社会观感来看,目前形式主义问题还是非常严重,已经发展到影响营商环境、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度。

形式主义的泛滥,必定带来财政资金的浪费,这个是确定性的。其次,形式主义泛滥往往会给该部门、该地方政府的公信力造成巨大的打击,破坏当地的营商环境。

就像这次通报的3起案例,每一个案例都是白花花的财政资金无效的流失,都不带冒一朵浪花的。

第一个案例就是前段时间沸沸扬扬的廊坊三河市户外招牌“禁用红黑蓝三色”事件,根据中央通报:“该市为推动户外招牌改色,组织了两次百日攻坚活动,还频繁进行工作调度、督查督办和排名通报。由于该形式主义行为,1800余块商户门头牌匾颜色进行变更,损害了群众利益。”

你看每一个行为,都牵涉到财政资金的大量投入。两次百日攻坚和频繁进行工作调度等管理行为,意味着城管、市场监督管理局、资归局、属地乡镇街道等单位部门需要额外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些都是财政资金在买单。所以像三河市户外招牌“禁用红黑蓝三色”事件,直接或者间接浪费财政资金至少在N千万以上,教训不可谓不深。

第二个案例是数字化项目上的形式主义问题。各个地方、各个部门都在进行数字化应用,目前也是形式主义问题的重灾区。由于上级政府或者上级行业主管部门重视数字化工作,要求推进智慧化管理,而使得很多地方、很多部门盲目推进数字化,盲目创新数字化改革,使得很多数字化项目使用达不到预期效果,甚至工作效率大大降低。数字化形式主义泛滥造成财政资金的浪费,在全国来讲如果统计曝光案例,也将是一个巨量金额,财政资金无效流失至少在N亿元以上。

第三个案例山东省在项目集中开工、集中签约中盲目攀比,数据不实。其实这个问题是很多省都普遍存在的问题,其实租用电子屏设备等费用在20万以上,这个都是毛毛雨。与集中开工仪式的宏大场面布设花费,与应批未批项目纳入开工项目最终不能批复而造成巨大浪费,上面通报的20万花费真的是可以忽略不计。每年全国各地,包括各个省、各个市、各个县市区要召开多少次的集中开工仪式、集中签约仪式?财政资金低效使用或者无效流失金额是天量的,一年全国毛估估,类似集中开工仪式、集中签约仪式场次至少在万次以上,财政资金投入至少在N十亿以上。

整治形式主义难不难,肯定难,但也可以说不难。其实就是很多专家学者都在呼吁的,只要做到“程序合法合规、信息公开透明、追责到位到心”。政府需要依法行政,这个是做对事情的前提。信息公开透明,是保障接受社会公众监督的前提。追责到位到心,是最大程度保障政府不会继续犯错的定海神针,这一块工作在以往类似热点事件当中普遍还是欠缺的,不能严格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纪律处罚责任。

结语:形式主义的盛行,根源上还是某些领导干部的“政绩观”“纪律观”出现了大问题。每年在形式主义问题上,天量的财政资金被浪费、被无效流失,却鲜少有相关责任人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只有“通报”没有依法依规的“问责”,这个算不算是新的形式主义。所以还是要采用专家学者提出的“程序合法合规、信息公开透明、追责到位到心”三板斧,才能最大程度减少政府形式主义的发生。

只有真刀实枪的依法行政,才能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毕竟现在困难群体很多,中小微企业艰难生存,国家是否可以给予更大的税收减免;比如农民养老金只有区区的每月一百多元,连基本的生存都困难,国家是否可以给予提高农民养老金标准;比如灵活就业群体社会保障不足,国家是否可以给予相应的财政补贴等等。

社会民生为重,官员帽子为轻,希望如此!

只分享有价值有观点的文章,喜欢的亲请加关注、点赞、转发、收藏哦!